童裝批發要到哪里拿貨呢
十多年前,只讀完高中的她,早早就出來打拼生活。在同鄉的拉動下,王可進入了廣州的服裝批發行業。可能是因為女生愛美的天性,她每次挑來的貨都能被一搶而空,生意也越來越好,位置也逐漸從一個臨時的流動攤位,發展到承租批發市場的一個獨立檔口。
但近幾年來,隨著互聯網與電商的發展,實體經濟普遍受到沖擊,王可的女裝批發生意也開始由盛轉衰。
她告訴娛樂資本論的矩陣號剁椒娛投(id:ylwanjia)的記者,以往像現在這種季節正是批發夏裝的旺季,市場每天都熙熙攘攘擠滿了人,但這幾年來客流明顯下降,有時候每月賣出去的衣服都不夠交檔口的租金。“以前是只要腿腳勤快,就會有客源上門。雖然找貨、換貨、調貨辛苦了些,但肉眼可見有回報。現在電商發展起來了,咱們這片檔口不僅要做原來的活,最好還要會直播、會開淘寶店呢!事情更多,賺的錢卻也沒比之前多多少哩!”
面對寥寥無幾的顧客,最初拉王可入行的同鄉在去年關店走人,臨走前也勸她早點轉行。王可坦言,“如果到下個月檔口情況還沒有好轉,自己可能也只有回家帶孩子了。”
今年3月,B2B快時尚女裝批發平臺“一手”宣布完成由順為資本領投,經緯中國、華興新經濟基金跟投的5500萬元B輪融資。2個月后,服裝B2B直播平臺批批網獲鐘鼎資本6000萬元B輪融資。依稀間,一只嶄新的獨角獸似乎正迎面走來。
作為“衣食住行”中排名首位的“衣”,一直以來就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。據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流通分會統計,2017年我國紡織服裝專業市場總成交額達到2.21萬億元。
隨著改革開放后經濟發展,國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,對于“衣”的要求也從開始簡單的保暖蔽體的基礎性功能,進階成表達自我、接觸時尚、追逐潮流的一種渠道。
相比現在小紅書、微博、主播千千萬的KOL瘋狂帶貨,在上世紀90年代淘寶尚未誕生之時,各地的服裝批發市場才是最有古早味的帶貨流通平臺,為全國各服裝店鋪提供貨源。
廣州作為制衣企業最集中的城市,誕生了以白馬、紅棉、十三行等為代表的批發市場;上海作為南北交通樞紐,毗鄰火車站的七浦路則成為輻射華東地區的集散批發市場,更被直接稱為“cheap road”,外界曾預估七浦路區域一年服裝交易額最高曾達到50億元;杭州四季青批發市場憑借低廉的租金,以及連接江浙滬的交通位置,正對錢塘江構成了一條長達1.6公里的V型市場;而位于北端的北京動物園服裝批發市場,可以說是北方最大的服裝批發市場,為京津數千萬人群服務,輻射華北,東北和西北。
無數批發商、淘寶店主、創業者們都仰仗這些赫赫有名的批發市場。它們為國內二三線服裝品牌和街邊精品店提供重要的供貨渠道,主要包括現貨批發和ODM貼牌兩種服務模式。
“在2005年前后,那可是服裝行業的熱賣期,我從批發市場那里進多少賣多少!”杭州一女裝店老板娘張麗告訴娛樂資本論的矩陣號剁椒娛投(id:ylwanjia)的記者,“每年換季前,我們周邊幾個服裝店老板們都會一起去四季青進貨。如果有時間的話,還可以去廣州拿貨,那里的款式更多,價格更便宜。不僅可以減少進貨成本,拿回杭州本地炒一炒價格都可以翻番。”
王可早年間批發生意的利潤空間也很大,自己檔口每日流水都在1—2萬左右,一些服裝店老板更會提前支付定金,讓王可把那些搶手熱門款留給自己。
服裝批發城不僅滿足了實體的店鋪的需求,也給羽翼尚未豐滿的電商行業提供了貨源。像“神店”“爆款”“網紅”“網批”這些電商行業的專有名詞,也正是誕生于這些批發城中。但隨著電商逐漸成為正規軍,服裝批發城們的危機開始逐漸顯現。
2008年,淘寶B2C淘寶商城上線年,雙十一購物狂歡節誕生,活動期間銷售額5000萬。隨著近十年來的發展已經成為最重要的購物節,顧客們的消費習慣逐漸從線年天貓雙十一全球交易額高達2135億元,其中服裝服飾行業零售額占比高達20.3%,遙遙領先于其他行業。
蛋糕依然誘人,但服裝批發商們卻顯得有心無力。“現在實體服裝店普遍都受到沖擊,之前的老主顧都相繼關店了,哪里還剩下多少批發生意?”王可無奈地嘆氣。即使是一些淘寶店主前來光顧,也只會選擇少量多件的款式去自家店鋪測款引流,如果效果好就直接聯系熟悉的工廠打版,節約中間成本。
而另一方面,全國各地星羅密布的服裝批發城們也使得蛋糕變得更加小塊。根據國家統計局提供的數據,2016年全國規模以上的服裝批發市場超過340個,服裝批發攤位超過40萬個,一些家族企業更直接抱團取暖。
2015年10月,廣州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就已經爆發了一次大規模的租戶抗議行動,店鋪老板們拉起橫幅控訴,高昂租金剝奪了本就狹小的生存空間。在抗議以后,雖然有下調部分檔口的租金,但在全國房地產水平整體走高的背景下,仍然是治標不治本。
王可告訴娛樂資本論的矩陣號剁椒娛投(id:ylwanjia)的記者,水漲船高的租金也正是她萌生退意的主要原因。像她這樣不到10平的檔口,租金已經從去年的每月7萬,上漲到9萬,漲幅將近30%,而對比強烈的卻是越來越難做的生意。甚至已經有不少店主放棄租一個獨立的檔口,而選擇與其他人合租共用一個檔口。
廣州十三行仍在咬牙堅持,北京著名的動物園服裝批發市場(簡稱“動批”)卻在2017年11月末結束了最后的疏散工作。11月30日,隨著北京動批地區11個批發市場和1家物流公司相繼關閉,動批成為歷史。
“末路”之下,王可也不是沒想過電商這條路。但對于只做線下實體生意的她來說,轉型線上顯得非常非常不適應。“以往只要進貨賣掉就完事了,現在搞個淘寶店,不僅要進貨,還要上新品,打廣告,做客服,顧客不滿意還要退貨退款,哪里吃得消?”
同樣的款式,相似的面料,誰家淘寶價高誰家淘寶價低一眼就可以看出。這對于靠著“炒貨”賺差價發家的服裝批發商們來說,無疑是大忌。曾經的批發市場嚴格禁止拍照,為的就是保證店內的一手貨源。但隨著淘寶出現,一件爆款推出后,接連著就是無窮的復制與粘貼。而對于顧客來說童裝批發要到哪里拿貨呢,只要價格滿意,誰是原創誰是抄襲又有什么好在乎的呢?
2008年,阿里巴巴旗下的和四季青服裝集團短暫地合作過一年,希望吸納更多的服裝批發店鋪。不過第二年,雙方合作就終止了。從本質來看,阿里巴巴的零售思維是很難做成批發生意,批發是以價值為驅動的,零售強調的則是體驗和服務。
值得一提的是,1688批發網站自身的運營情況也不甚理想。作為創建已20余年的平臺,至今都沒能在阿里承擔起一個獨立的收入板塊。2015年第四個季度,阿里巴巴GMV達到9640億元這樣一個峰值后便開始下滑。2016年6月,馬云在投資者會議上對外表示,之后發布的季度財報中,阿里巴巴將不再公布1688網站的成交金額(GMV)這個電商行業的重要指標。
根據桔子IT顯示,目前顯示運營狀態的服裝批發B2B公司累計86個。這類服裝B2B公司主要都是通過買手組貨或者批發商平臺進駐的模式,把檔口每日更新的最新款式整合到平臺端,供店主挑選。店主可以直接在平臺下單,由平臺整合訂單后到批發市場集中采購發貨,累積大量訂單后不僅節約平臺的進貨成本,也降低了服裝店主的中間采購成本。
以2014年上線的一手女裝為例,目前平臺上每天保持10000余個SKU在線個SKU供服裝店主挑選。2018年12月,一手女裝月銷售超過1億元。2019年目標是同比3倍左右的增速。
一手女裝的創始人稱,平臺的目標用戶是全國300萬家服裝店主,以實體街邊服裝店為主,同時也涵蓋中高端網店及微商。根據一手的估算,其服務的零散街邊時裝店組合的采購規模約可以達到6000億元左右。
當前,一手平臺的貨源已經覆蓋全國大部分一級批發時尚,包括廣州十三行、杭州四季青、深圳南油等,擁有近一萬家供應商資源。在盈利模式方面,主要來自為客戶“代購及打包發貨”的服務費,價格上仍比各省二級批發市場便宜20%-40%。
不同于一手女裝的“買手組貨”模式,批批網則是選擇直接將視頻直播和服裝批發商們通過B2B的方式結合。
在直播興起之時,批批網的創始人就敏銳地察覺到視頻直播重要的帶貨能力。對于服裝店主來說,相比較之前圖文展示與實際商品的貨不對板,直播的互動性則更強,更接近現場采購,也大幅提升了交易轉化率。據批批網數據,2016年單場直播突破了15萬的交易額,2018年創造了單場42萬的交易記錄。發展至今,批批網上每天會有數百場直播,保證24小時不間斷。目前批批網在線年增長了5倍,采購商復購用戶占到70%以上。
除了鼓勵批發商直接上場直播,批批網還培養了數百名直屬于平臺的直播達人,通過達人的流量與粉絲為批發商帶貨,形成“供應商—平臺—達人”的直播閉環。為了迎合批發商與店主的需求,后起之秀的服裝批發B2B平臺對于自身功能細分得更加完善具體,針對性也更強。
長年混跡于實體批發行業的她們更習慣于面對面的溝通批發,這種建立在熟人社交之上模式更具有人情味。從本質來看,服裝批發就是一個建立在信任感上的行業。你給的貨好不好,價格地不地道,生意人心里自都有一桿秤。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服裝批發B2B已經出現20余年,至今卻沒有出現下一個“淘寶”,線下市場的不可替代性仍然存在。
雖然沖擊不斷,但實體服裝批發依然占據了一定的份額。根據國家統計局提供的數據,2016年服裝批發的年交易額超過5700億元,2012—2016年交易規模復合增長率為4.2%。
野蠻生長的時代雖已過去,賽道卻還有超越的機會。值得期待的是,在摸索創新的道路上,選手們仍在奮力奔跑,它們不僅給服裝批發市場帶去新的運營技術,更重要的是提供了解題新思路。或許在不遠的將來,我們將看到一個堅定的獨角獸沖破舊時的桎梏,給服裝批發城帶來新的生機與能量。